NG体育连续三十多甚至接近四十摄氏度的高温酷暑天气,给南通9700余名保洁城市的环卫职工带来了莫大的“烤验”,全体环卫职工凭借“科技、智慧和汗水”,坚守在高温下,坚守在保洁面积达1.4亿平方米的土地上,清扫一条条道路,清运一桶桶垃圾,清洁一个个环境……日清垃圾约7000吨,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确保盛夏酷暑给市民群众清洁NG体育、卫生的环境。
昨天,主城区崇川气温35℃左右。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商业繁华区域南大街商圈。在车水马龙中,那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身着橙色工作服的环卫保洁职工,他们或一会儿弓腰低头,一会儿挺身抬头,用扫帚打扫着街面道路;或推着保洁车捡拾着烟蒂、纸屑,擦拭着果壳箱……忙得汗流浃背。
由于连续高温天气,加上热情的“苏超”比赛,使市民欢乐夜未央,商业繁华区域南大街商圈更是市民群众的好去处,玩乐的人通宵达旦。这给在该商圈保洁的南通兴环环卫公司32名环卫职工带来了挑战。自从去年6月份实行一体化保洁体制以来,南大街商圈增加了后街背巷25388平方米的保洁面积,总保洁面积达到1平方千米。
日常保洁环卫工人上班分3个班次,每天早晨5时30分开始上班,晚上9时30分正常下班NG体育。最近这段时间,商圈延长了保洁时间,环卫职工需要加班加点保洁,有时要到半夜。加上人流车流高峰时又无法使用大型机械作业,环卫职工的辛苦不言而喻。负责南大街路面保洁的刘校林告诉记者:“上班期间我们一直来回不停巡扫,尽力达到路面能‘席地而坐’的保洁要求……”时尚街区域保洁的责任人杨娟也说:“我们两个人负责的那一片区域有七八十户商家,烧烤店经常通宵营业,一个班保洁下来我们弯腰抬头要有上千次……”
为给市民群众清洁卫生的凉夏环境,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南通环卫近万名城市保洁职工,最早约凌晨4时上班,夜里最迟下班接近12时,坚守在街头巷尾、河道岸边,清扫垃圾、清理绿化带、擦拭公交站台……用汗水保障着城市的整洁与卫生。今天凌晨4点,身着背心打扫崇川区校西路绿化带的陶建林说:“早起打扫凉快些,63岁的我不为钱,只是这工作有乐趣,能干净大家。”
昨天上午接近9时,南大街商圈车流人流高峰期渐渐过去。这时,大型扫地车、洒水车、雾炮车等陆续从外围道路行驶过来进行街面保洁、地面洒水、空中喷雾,顿时商圈的行人游客就感到特别清新凉爽。“人流车流高峰时大型机械不能作业,我们以人工作业为主;高峰期过就是机械大显身手的时候了。”陪同采访的丁玲玲告诉记者。
引起记者特别注意的是,在南大街商家门前,开来了一辆油污冲洗机,处理南大街上几处夜间商家营业时留下的油污等秽物,几经冲洗,踪迹全无,地面重新变得干干净净。这种由城西环卫所职工发挥聪明才智,通过改造小型扫地机,设计改造出能冲水去污的新机械——油污冲洗车,体积小、作业灵活,改变了过去街面、道路上油污等秽物难以清洁的情况。负责该车作业的陈建介绍说,商家门前常常有油污等各种难以清洗去除的污染物,油污冲洗车配有烧碱等去污物,效果非常好。
“近些年来,我们推行现代环卫理念,努力保护环卫工人的牺牲奉献精神。做法之一就是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率,把环卫工人从‘一把扫帚打天下’的苦脏累中解脱出来!”南通市城管局环卫处李建军处长介绍说。据崇川区统计,目前,崇川环卫机械化作业率高达95%,现有扫路车、洗扫车、洒水车、雾炮车、护栏清洗车、道路养护车等多类大小机械约200辆(台),全天24小时作业不间断,高温、干燥等天气雾炮车、洒水车还延长作业时间,大大提高了清洁空间、卫生地面等环境的效率,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昨天上午,崇川区文峰新村业主委员会主任丁鸿基打开微信,通过“南通市装饰装修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小程序”下单,请环卫职工收运20号楼6楼一业主装潢垃圾。10时30分许,南通兴环环卫公司建筑垃圾调配中心的清运车来到文峰新村20号楼下。简单交接后,盛建芝等负责收运的3名环卫职工将堆放在停车位的5吨垃圾称重、装车、收费后清运走。
近些年来,南通环卫系统开启“智慧环卫”工作模式,依靠现代科技,优化管理,践行“现代环卫保洁”理念,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让市民群众对清洁、卫生、快活环境更有获得感。
崇川区环卫部门优化管理,降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针对高温酷暑季节,在机械全天候作业的基础上,采取“两头做、歇中间”的办法,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时,道路保洁人员10时至15时不上路作业;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时,道路保洁员到岗后可以在附近的阴凉处或店铺内轮换进行休息;当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NG体育。
由于现代科技手段等智慧环卫的实践,2025年以来,市民仅通过垃圾收运处置平台微信小程序下单542单,区建筑垃圾调配中心累计处置5376单。垃圾“一键启运”已经逐步走入市民群众的生活。
“智慧环卫”也须部署“攻坚战”。高温加速垃圾腐烂,让日产日清的清运工作“难上加难”,必须打响“攻坚战”。连日来,晚上9时起,崇川的垃圾清运吊桶车就开始穿梭于各小区NG体育、商圈。“夏天西瓜皮多、水分大,一条线趟。”伴随着垃圾污水与刺鼻气味的双重刺激,昨晚跟车工曹建刚徒手挂桶,驾驶员王桂锋操控压缩设备NG体育,几分钟便满脸汗水。凌晨时分,垃圾转运中心仍是一派忙碌:压缩机操作工韩晓峰在闷热车间配合压缩系统作业,不时徒手捡拾散落垃圾,“必须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目前,主城区日均清运垃圾1200余吨,近500名清运工人24小时轮班值守,确保日产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