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共享單車作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不但方便市民的生活,也是街頭巷尾最常見的流動“風景線”。隨著使用量不斷增加NG体育,不文明行為也隨之出現,其中垃圾問題尤為突出——奶茶杯、塑料袋、廢紙等垃圾隨意被丟棄在車筐內,讓共享單車淪為“移動垃圾桶”。
近日,記者針對這一現象,先后前往地鐵站、商圈、景區、居民小區等區域進行走訪調查,發現不少點位存在車筐裡有垃圾的情況,不少市民掃碼選車時會特意避開,“本來騎車是圖方便,看到車筐裡全是垃圾,一下子就沒心情了。”市民李女士說。多數受訪市民認為,維護共享單車整潔不僅需要運營方加強管理,更需要使用者提升文明意識,共同守護出行環境。
9月7日,記者在省體育館地鐵站C口附近看到,路邊停放著百余輛不同品牌的共享單車,走近觀察時,發現不少車輛的車筐內留有垃圾。
正在掃碼用車的市民朱先生告訴記者,他上下班都要騎共享單車,幾乎每天都能看到車筐帶垃圾的情況。“尤其是剛下完雨,不少人用紙巾擦車座、擦車把,擦完后隨手就扔在車筐裡。還有人買了早餐邊走邊吃,吃完的包裝袋也直接丟進去。”朱先生說,遇到這種情況,他通常會換一輛車,“有運維人員負責清理,但清理的速度趕不上亂扔的速度。”
9月7日至9月8日,記者陸續走訪了金牛萬達廣場、寬窄巷子東廣場、新華大道三槐樹路某小區外等多個點位,並對部分區域的共享單車車筐垃圾情況進行統計。其中,金牛萬達廣場南側,102輛共享單車中21輛存在車筐垃圾﹔省體育館地鐵站C口附近,110輛共享單車中22輛存在車筐垃圾﹔寬窄巷子東廣場附近,98輛共享單車中19輛存在車筐垃圾﹔新華大道三槐樹路某小區外NG体育,100輛共享單車中20輛存在車筐垃圾。綜合來看,走訪區域內存在車筐垃圾的共享單車比例約為20%。
共享單車車筐垃圾問題為何反復出現?記者就此採訪了共享單車運維人員和運營企業。
9月8日下午,在一環路北三段的共享單車停放點,記者見到了正在整理車輛、清理垃圾的運維人員張師傅。“下雨后和早晚高峰,車筐垃圾是最多的。”張師傅說,雨停之后,不少市民用紙巾擦車座、擦車筐,隨手就把廢紙留在裡面﹔早晚高峰時段,尤其是早高峰,很多人會把吃完的豆漿杯、包子袋、雞蛋殼等直接扔在車筐裡。“有些食物包裝袋裡還殘留湯水,洒在車筐裡黏糊糊的,清理起來特別麻煩,而且會招虫子,其他用戶看到也不願意用。”張師傅無奈地表示,他們每次巡查都會清理,但垃圾總是反復出現,增加了不少工作負擔。
某共享單車企業運維負責人告訴記者,從區域來看,人流量大的地鐵站NG体育、公交站周邊是車筐垃圾高發地,尤其是早高峰結束后的9點左右,“很多乘客在站點換乘,趕時間的情況下,就把早餐垃圾隨手丟進車筐。”其次,商圈、景區附近,市民逛街、游玩時產生的飲料瓶、零食包裝等,也容易被丟棄在車筐內。從垃圾類型來看,主要以廢紙NG体育、食品包裝袋、飲料瓶等小件垃圾為主,“雖然也在清理,但清理頻率跟不上丟棄頻率,導致問題反復存在。”
如何減少車筐垃圾?記者從共享單車企業了解到,目前企業已採取多項措施加強管理。
據共享單車企業運維負責人介紹,企業的日常運維中,會有計劃地針對車筐垃圾進行清理:“一是調度司機在卸車時,會檢查車輛,對車筐內的垃圾、小廣告進行清理,確保車輛保持整潔﹔二是擺車運維員在維護停放秩序的同時,也會同步檢查車筐,發現垃圾立即清理。”除了固定環節,運維人員還會在各自負責的轄區內開展巡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盡量縮短垃圾在車筐內的留存時間。
“但僅靠企業單方面清理,很難徹底解決問題。”該負責人坦言,車筐垃圾的產生與用戶文明意識直接相關,即便企業加大清理力度,仍有部分用戶隨意丟棄,導致問題反復出現。為此,企業一方面會持續加大巡查和清理頻次,提升運維效率﹔另一方面也會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文明騎行宣傳。就在上個月,三家知名共享單車企業還聯合開展了公益宣傳活動,在地鐵站、商圈等點位張貼海報,並通過APP推送提示,向市民發出倡議:文明騎行守交規、入框停放守秩序、分色擺放促整潔、隨手清理護車容。
“共享單車是城市公共資源,需要大家共同愛護。”該負責人呼吁,希望廣大市民在使用共享單車時,多一份文明意識,不隨意丟棄垃圾,看到車筐內有少量垃圾時,也能順手清理,“既方便自己NG体育,也方便他人,讓共享單車真正成為城市的便民工具,而非‘移動垃圾桶’!”(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楊甦 張偉進 陳恬 文/圖)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